隔離墩鋼模具市場壯大,國內各地紛紛建立起模具產業園,我國隔離墩鋼模具行業發展之路逐漸明顯。中高端產品基本實現了由“不能做”到“能做”的升級和跨越,經濟規模實現“由小到大”的迅猛增長,智能隔離墩鋼模具也在現代科技力量的推動下應運而生。發展智能化隔離墩鋼模具將帶動高效、精密、高性能模具總體水平的提高,從而早日實現模具強國目標。
智能隔離墩鋼模具發展現狀
智能模具是具有傳感、溫控功能的沖壓模具、壓鑄模具,由具有溫控功能、注塑參數及模內流動狀態等智能控制手段制造的注塑模具等等都是智能模具。與傳統模具相比,智能模具具有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使用壽命長、應用范圍廣、市場空間大等明顯優勢,高、精、尖是智能模具明顯的特征,若能在傳統工業中有效使用,智能模具將大大提升現有制造業的生產效率,工業轉型、產業升級工作能夠更好開展。
不過,以目前中國的隔離墩鋼模具行業發展狀況來說,生產智能模具的水平還處在初級階段,未來將會發展具有感知、分析、決策和執行功能且具有高度智能化水平的智能成形裝備。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內,大型、精密、高效、高性能模具也將不斷擴展其用途和功能,提高其附加值和可靠性。
除此外,智能隔離墩鋼模具發展還存在三大問題,即生產粗放、科研人才制約、管理制度不完善。
具體來說,生產粗放化是由于中國隔離墩鋼模具標準化工作起步晚、進展慢,再加上過去“大而全”、“小而全”、“自產自配”等陳舊觀念的影響,因此,中國隔離墩鋼模具標準件長期以來一直是品種規格少、生產規模小、流通不暢通。即使是目前生產較多的模架、導向件、推桿推管、彈性元件等,也是中低檔產品多,中高檔產品少。
科研人才制約則是由于科研經費上投入不足,科研力量薄弱,沒有公共技術支撐體系提供創新環境,人才儲備也嚴重不足,有待完善。
我國大多數隔離墩鋼模具企業一直存在生產管理手段落后,和信息化、自動化不足缺陷,這顯然不利于智能模具發展。采用先進的管理信息系統,實現集成化管理,已成為模具企業發展的趨勢。
智能模具市場潛力
隨著我國低成本人力資源難以為繼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自動化和智能化制造必然要成為現代制造業的重要發展方向,智能隔離墩鋼模具也必將隨之快速發展。用智能模具生產產品可使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更加節材、實現自動化生產和綠色制造。
因此,智能模具雖然目前總量還不多,但卻代表著模具技術新的發展方向,在行業產品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方面將會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智能模具發展好了,必然會對促進整個隔離墩鋼模具行業水平的快速提升起到有力的帶動作用,因而,在行業發展中優先發展智能模具尤為必要。